
中林森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森林集團),是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主管、中國生態產業投資基金控股的股份制企業集團。森林集團將管理下的機構經過重組,逐步發展成為以實業為核心的生態產業集團。
森林集團下設生態科技、文旅康養、綠色消費品三大戰略業務板塊。長期以來,我們以“綠色發展”為宗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始終關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兼顧與平衡,自覺承擔著企業應當履行的各項社會責任,著力將生態建設與民生效益緊密結合,推動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未來,森林集團定位為生態產業的經營者和整合者,努力把握歷史機遇,力爭把公司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不斷進取,持續發展,以更優異的業績,回報股東,回饋社會。
逐夢綠水青山 建設美麗中國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從整體上進入夢寐以求的“小康”階段,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國家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的主要經濟和政治大國。然而,人們在享受現代化帶來的甜蜜果實的同時,也品嘗著環境惡化帶來的苦澀后果。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沙漠化、資源枯竭、生態失衡等,已經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生活。
近年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實踐證明,堅持生態發展觀,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加強生態治理,不斷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才能切實提高發展質量,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當前,生態文明作為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一個新階段,將承擔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作出重要部署,為建設美麗中國注入強大動力。這一切都說明人類正步入生態文明的時代。21世紀不僅僅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更重要的是生態文明的時代。企業在生態文明的時代里已經不再是傳統企業的價值觀,而必須堅定地承擔時代賦予的生態責任。這既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打造百年老店基業長青的重要法寶。
森林集團既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考量,更把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產業作為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自覺意識和市場意識,做節約資源、環境保護的先行者,做以人為本、構建人與自然和諧企業的踐行者。
我們在生產經營中不僅要看經濟增長指標,還要看社會發展指標,特別是人文指標、資源指標、環境指標,要做到生產、生活、生態良性互動。必須懂得機會成本,善于選擇,學會揚棄,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睂ζ髽I來說,就是在自身尚且弱小的發展階段,堅守內心大道,把自己做好,不把自己的責任外化給社會;當企業自身發達起來,則要回饋社會,心懷天下民生,去造福一方百姓。
森林集團秉持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能把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有效轉化的帶頭人作用,結合運營特點和實際情況,從采購物資和服務、提供就業機會、扶持地方供應商和合作伙伴、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等多方面考慮來制定與落實具有實效的扶貧措施。
我們的目標就是,既要讓綠色資源效益呈現,也要讓綠色希望廣泛播散。
我們將全方位對統籌規劃、頂層設計、科技攻堅、項目運作、組織實施、運營管理等方面提高自身能力,憑借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不斷深入創新實用性技術的革新意識、快速適應市場的豐富經驗、靈活的項目運作與管理機制,在生態治理領域不斷加大設施投資和研發投入,積極探索協同治理、產業融合等模式創新,為加快發展兩山經濟,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助力。
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共存,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本因和最終目標。當前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任務依然艱巨,聯想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要求,中國企業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責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生態環境備受關注的當下,還有更多的工作等待著我們。我們一定會為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和傳導,發揮出積極作用。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我們的愿景:“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把山河裝成錦繡,把大地繪成丹青,把我們的國家,輕輕的放在山水之中”。